學名:Lucanus ogakii chuyunshanus
中名:黑腳深山
產地:南橫-xx
累代:WF1
99年6月跟蟲友買了一對野生黑腳 當時母蟲生的不是很好 只產下16隻幼蟲
雖然不多但也夠養了 經過1年半的飼育中又途折損了3隻幼蟲
前一陣子剩下的幼蟲已全數羽化完成 共計:8公5母
家裡頂樓種了好多年的異葉馬兜鈴今年終於開始大爆發了
前幾年都不太會攀爬 只是一直長葉子 今年卻開始長出了很多攀爬的鬚絲
真希望哪一天可以看到鳳蝶自己飛來產卵 不過種在市區又在頂樓好像也不太可能.....
以前葉子差不多都是這個大小而已
今年葉子長的特別大片 比起以往大很多
現在正值花期 花開了很多 但是少了昆蟲幫忙授粉就是不會結果
(ps.不曉得有沒有人能夠提供人工授粉的方法讓我試試看?)
長的很像豬籠草的花
異葉馬兜鈴顧名思義就是葉子變異特別多
以下的葉子型狀都不太一樣 有時讓人很難認出他是同一種植物
學名:Nigidius lewisi
中名:路易士角葫蘆
累代:F.2
角葫蘆一直以來都是我的罩門 以前生過蘭嶼角.台灣角.姬角.....全都貢龜
這次嘗試繁殖路易士角葫蘆 還真是有點不安 真怕來個4連貢就糗了
100/11/15投產
101/2月繁殖箱一角已看到2隻幼蟲 終於放心了不少
另外一面也有1隻幼蟲(難道會爆產?)
既然都有看到幼蟲了 那就趕緊開挖吧
很快的角落的那3隻幼蟲就掉了出來
再來一隻
糗了 一整箱就只找到這5隻幼蟲 而且5隻幼蟲都集中在一個角落
總結:
全程放置常溫
100/11/15投產 產卵環境以發酵木屑壓實佈置
101/2/開挖總共5隻幼蟲 不曉得是不是因為冬天溫度低所以才生的那麼少?
疏於照顧養到快斷種的條紋鍬 希望到時不會斷種才好
公蟲也超迷你的 只有15mm
1.5公分有照片? 有的話比較容易判別品種
成蟲的話用衛生紙鋪著這可以了 不一定要放腐木
今天寒流來襲來襲又是個拍鬼鍬的好日子 主角之一碧綠鬼
先拍了台灣鬼後接著拍碧綠鬼 結果拍沒幾張照片就開始下起了雨 只好趕緊收工
感謝賞圖~
拍照有時要有一點「感覺」,上個月拍了一些,結果檔案出狀況都沒了。
兩個星期前又拍一次,但最近在做科展,沒有心情上傳,自己愈來愈龜毛了。
黑斑這傢伙,前年我有次經驗是,隆冬的時候,把一公兩母放進去產房,
兩個月後,一打開,什麼都找不到.......!!!傻眼~~ 證明不出什麼結論。
上個月那對好像有稍微進食,我就弄了1000c.c的產房再試試......。
你手上的黑豔絨毛好可愛,我連標本都沒看過,如果你到時候有爆產的話,看看是否方便交換??
剛好我哥最近也問我要不要再去買個硬碟來備份
以免硬碟突然壞掉 照片全都消失不見
說到黑豔陷紋.....一樣是陷紋金龜蟄伏期跟黑斑陷紋還真是差很多
我的黑豔陷紋羽化不到1個月就過蟄伏了 目前已投產
到時看生的如何再跟你說
哈哈~~太好了,有LX5的同好一起來研究拍小蟲。
不知道你感覺如何?
我覺得LX5在拍黑色以外,中等體型以上的鍬,靠它的大光圈2.0,就可以拍得相當好。(以這個價位相機來說~)
但是黑色鍬,常常拍不出我想要的那種顆粒感,可能是我對焦沒有設定多點對焦的關係,
一直都有「少了一點感覺」的那種遺憾。
小蟲的話,我之前拍紅金鬼蟲一直動,只好用連拍模式從中選幾張能用的。
所以個人感覺你這樣拍算很成功,只是這相機有它的極限,如果專業微距鏡頭拍下去一定更讚。
最近發現調到P模式,開閃光來拍,效果也不錯,不過,還是比不上專業的「環閃」就是了~~
上次有和你聊到賞鷹,我覺得你去年拍的那隻鷹的影片很好,效果讓人驚豔~~
不知道攝影距離是多少??
呵呵 最近發現用LX5拍小蟲感覺比較有成就感 能夠把一些平常肉眼看不清楚的特徵給拍出來
至於黑蟲我拍的比較少 聽你這麼說我今天就再來試拍幾隻 不過你說的顆粒感 感覺好像在拍小蟲時比較容易拍出來
鬼鍬的確是遇到高溫就會爆走......常常也讓我拍到快抓狂 所以只能趁寒流來襲抓出去多拍一些照了
以前我晚上拍蟲使用閃光燈都會過度曝光 所以我就很少使用他的閃光燈了 你說的方法下次我也來試試看
那個影片約3公尺以內吧 那隻鷹本來是停在電線桿上 結果突然飛下來 在我附近獵食才能如此近距離拍到他
話說賞鷹的季節又到了 最近應該會再去拍拍看 看能否拍到更好的照片
對了問一下你那邊黑斑陷紋金龜目前狀況如何? 我的幾隻跟你那邊的同一批已經羽化好幾個月了
目前都還在蟄伏 不曉得是否要蟄伏到蟲季到來才要開始活動?
今天寒流來襲來襲又是個拍鬼鍬的好日子 主角之一台灣鬼
這波寒流比228連假那波還要強 因此台灣鬼幾乎一動也不動的待在那邊任我擺佈
不過拍照途中還發生了一點小插曲 一個強風把台灣鬼給吹掉落掉在草堆裡 讓我找了好久才找到他
感謝賞圖~